1351
瀏覽從臺州到土樓景區,有九百公里路程,為了不至于疲于奔命,我們臘月二十九下午出發,在莆田宿了一夜,次日去湄洲島玩了一上午,下午繼續趕路,晚上19點趕到了預訂的賓館南靖感恩莊園。
這是一家夫妻店,老板黃智輝是本地人,看上去很樸實。老板娘曉靜是從漳州嫁過來的,頗有幾分靈氣,待客很隨和,一見面就成了熟人。老板娘說春節期間會很忙,明天妹妹來幫忙,還說妹妹是個在校研究生。次日回到賓館,老遠看見大門口有個秀麗的女人,以為是曉靜,叫她沒答應,于是知道這便是曉靜的妹妹了。兩人很像,只是妹妹更年輕漂亮,很招人喜歡。
感恩莊園坐落在田螺坑景區一個海拔930余米的小山包,是一個三層樓的大四合院,外墻涂成類似于寺廟的土黃色,產生了一種降低老板賺錢預期的效果,墻上掛了一些略有禪意的書法,據說是一位賓客寫的,由此可見這對夫妻其實并不簡單。店里的硬件并不理想,但是我們還是在這里住了兩夜,而且我還想推薦朋友們去看土樓時不妨也在這里住住。
閩西土樓分布的范圍很廣,游人只能擇其要而覽之。我們決定初一上午著重看田螺坑景區,下午游玩云水謠,初二上午去永定,初二下午前往廈門。
對于這次考察性旅游,總的感覺是不虛此行。
一,初步印象
由于我們是晚上進入土樓景區的,所以沒有什么感覺。第二天出門發現,在這個區域土樓并不是稀罕之物,經過的村莊幾乎都能看見,土樓應該是當地居民普遍的居所。網上所查到的土樓景區,只不過是比較典型而已。
可能確定的是,這個地區相當不發達。沿途所見,既沒有大面積的農田,也沒有像樣的企業。一般的土樓,墻上還能清楚地看到文革時期的標語,如“苦戰三五年,建成大寨標準縣。”進入土樓,從院子以及窗戶、門縫可以看出居民家里沒有什么像樣的家具和其它器物,服裝也很初級。一些土特產,如果不靠近景區價格也很便宜,如我們因走錯路,發現普通地段直徑20公分左右的柚子十元錢可以買三個,而我們臺州一個都買不到。
普通的土樓依然是居民的住房,那種陳舊、簡陋與破敗,可以判斷他們的生活質量很低。但是那些規模宏偉的土樓,分明在向人們述說曾經的輝煌,因此,此地歷史上的景象值得探索回味。
二,土樓起源
土樓到底是怎么產生的?有人說,客家人的祖先從中原遷徙到閩西,在與本土人融合的過程中經常發生械斗,同時這里地老天荒,常有匪患,因此,建土樓是為了預防外族侵犯和土匪搶劫。但是來自漳州的一位土樓專家曾五岳先生卻說,漳州一帶民眾建土樓最主要的目的是抗倭。說最早的土樓出現于明嘉靖年間。明嘉靖六年(1527年)龍溪知縣劉天授修篡的《龍溪縣志》里并沒有任何關于“土樓”的記載,但是明崇禎六年(1623年),《海澄縣志》卻記載了嘉靖丙辰三十五年(1556年)進士、廣東廉州知府、海澄人黃文豪的一首《詠土樓》詩。在此之前,全國所有史籍中都沒有出現“土樓”這個專用名詞。明萬歷元年(1573年)的《漳州府志》記載:“漳州土堡舊時尚少,……嘉靖四十等年以來,各處盜賊生發,民間團筑土圍、土樓日眾,沿海地方尤多。” 當時土樓僅僅出現于九龍江下游兩岸,當時倭寇從海上登陸,沿九龍江迅速向內地流動,官兵猝不及防,自身難保,百姓只好依靠自己的力量,就地取材,建造土堡、土樓以抵御。但是南靖非常典型的裕昌樓,據考建于元末明初(約1368年),與“嘉靖”年間不符,而且規模這么大的土樓,決不是第一座,因此抗倭之說似乎難以成立。何況《漳州府志》說“各處盜賊生發,民間團筑土圍、土樓日眾。”以此看來,建土樓的目的應該是防匪、防盜、抗倭、防蟲獸兼而有之。總之,那時候這一帶很不安寧。
三,土樓特點
人們比較看重的是圓形土樓,我想也許這是因為圓形樓與普通的房子差異更大的緣故,而事實上土樓有圓的也有方的。圓樓和方樓的共同點是外墻都是用當地的泥石夯筑而成,區別在于房間的結構有所不同。圓樓除了公用樓梯以外所有的房間幾乎是一樣的,而方樓則需要轉角。方樓的優點在于房間結構比較好,而圓樓的優點則在于不容易找到突破口,也更加牢固。
我們所看到的土樓最矮的有三層,最高的有五層。通常一樓做廚房,二樓做糧倉,三樓以上做臥室。據了解,土樓的建設者主要以家族為單位,因此土樓的規模主要取決于建樓時家族的人口狀況。一般的土樓可住上百人,而永定最大的承啟樓據說居住者最多時達到了一千多人。
土樓的房子全部是用木材建成的,古時候把搞建筑叫做“大興土木”,這對于建土樓來說那是再形象不過了,因為土樓的建筑材料,除了土就是木。不但要用大量的土,也要用大量的木。在建筑學上土樓與其他房子的最大區別在于它是一層一層蓋上去的,而其他房子則是一根柱子撐到頂。因為是一層一層蓋上去的,所以才能出現讓我們覺得神奇的構造,如位于南靖書洋鎮下版村的裕昌樓,每層的柱子都是斜的,這一層往左斜,則另一層向右斜,被人們形象地稱為“東倒西歪樓”。其神奇之處在于看上去東倒西歪,卻歷650余年而不倒。至于如此歪斜的目的,卻是不得而知。
土樓的結構通常以八卦形來設計,樓上樓下以公用樓梯做通道,因此樓上自家的房間也要上鎖。每個房間縱深很淺,面積很小,其生活可想而知并不方便。院內有公用水井,也有在自家廚房打水井的。大的土樓院子中央建有附屬用房,有圓形的,也有方形的,其作用通常作為祠堂、學堂和紅白喜事場所。有些特別大的土樓,如承啟樓,院中的附屬用房有三圈,中央是祠堂,第二圈是學堂,第三圈做廚房。規模較小沒有附屬用房的土樓,則在正北留出幾間公共場地承擔這個功能。住在土樓的人宗族觀念很強,內部管理規矩很嚴,具有濃重的封建氣息,現在發達地區的人是無法想象的。
雖然土樓住著并不理想,但是它卻具有很強的美學意義。就像一位日本考察者說的,從上往下看好像是天上落下的飛碟;從下往上看,仿佛是地上長出的蘑菇。從單體上看,像承啟樓這樣的大型土樓給人以強烈的震撼;從組合上看,像田螺坑的“四菜一湯”給人以無限遐想。如果沒見過,我們真是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此地的先民怎么會有如此的奇思妙想,感謝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如此美妙的寶貴遺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