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47
瀏覽木府
木府,俗稱麗江木石土司衙門,位于麗江古城獅子山腳下。它是麗江古城文化的“大觀園”,在這里你可以欣賞到麗江的地方文化。
“北有故宮,南有幕府”。
穿過清泉流水橋,一座木牌坊突兀地立在土木瓦頂上的居民之間。踏入朱紅色的木府門,眼前豁然開朗,空曠的地面上矗立著一座宏偉的宮殿。漢白玉基座雕刻精美,氣勢恢宏,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。如果說我們在麗江古城看到的是麗江的世俗生活,那么在木府,我們會讀到曾經興盛于中國西南的一個偉大的土司家族的興衰。
木府歷史
穆敬酒宮雖有王者之雅量,但與中原“以敬為中心”的傳統相悖,建在城南一隅。
商賈云集的四方街作為整個城市的中心,從商業中心四方街向四面八方輻射。可見古城最初形成于鄉村集市,最后因商業貿易而繁榮。這與古城作為千年茶馬古道重要城鎮的歷史密切相關。明代宮廷式木土司建筑蔚為壯觀。明代的旅行家、地理學家徐霞客曾驚嘆他的《滇游日記》“宮室之美,意在為王”。明代古城居民1000多人,民居建筑相當龐大。徐霞客曾把當時的麗江古城形容為“一排排瓦房的私房社區”,可見民居建筑的興盛。
穆土司家族
穆的土司家族經歷了元、明、清三個朝代,傳承了二十二代。
朱元璋建立明朝后,于公元1381年派兵30萬攻克云南。滇西大理王國的地方政權被明軍一舉打破。滇西北麗江納西族土司阿迦阿德審時度勢。公元1382年,朱元璋向他的官員進貢。這一舉動得到了朱元璋的極大贊賞,并賜他“木”姓。從那以后,納西族傳統的父子命名制度從中國人的姓改變了。
穆氏土司為了保持其統治集團的姓氏貴族化,在社會各階層實行“官姓穆,民姓何”的制度,而穆氏土司則是代代相傳,傳承到,一直延續到明清,有的甚至到解放后才延續下來。
一百多年來,一個民族受到了教育,歷代土司對儒家文化的崇敬使他們與中原文化保持著可貴的一致性。這種一致性使他們在經濟、政治、軍事上受益匪淺,造就了一批在中國少數民族森林中非常獨特的穆氏土司作家。
麗江歷史見證,古城文化“大觀園”
麗江古城文化大觀園
麗江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,幕府堪稱麗江古城文化的“大觀園”。
幕府是麗江歷史的見證,是古城文化的象征。位于麗江古城西南角,占地46畝,中軸線全長369米。整個建筑群由西向東,“迎旭日出木質”,左邊青龍(玉龍雪山),右邊白虎(虎山),后面玄武(獅子山),東南龜山,射山對峙守關,木府擁抱古城,既弘揚陽剛之氣,又
穆的土司建造了一座大型的宮式建筑群
木圖寺建有大型宮殿式建筑,如三大石木牌坊、木家院、歸元殿、黃愚亭、三清殿、廣碧樓、經堂、家廟、萬卷書屋、余音樓等。
幕府前的石牌坊是用從金沙江上采集的漢白玉做成的,寬9米,高18米。牌坊上有四根石柱、椽、檐、方蓋,牌匾上刻有秦“忠”字。這
東方屬于木,太陽和木頭是納西族東巴教的崇拜者,也是皇帝給納西族人起的名字。所以“以木興市”的理念,使得木府的建筑走的是朝西朝東的方向。古城四周沒有城墻,據說是因為木土司住在城里,一個設防等于“木”字,一個箱子變成了“困”字,等于陷“木”。
幕府是麗江歷史的見證,是古城文化的象征
木土司背枕獅子山,山上種了柏樹。
目前,獅山上還有一大片古柏林,是麗江十二景之一。除了這座古老的柏林,50-60年代當地人自愿種植的大量柏樹也日漸繁盛,形成了一片郁郁蔥蔥的森林。望著獅子山的極點,古城里一排排的民居瓦房呈現出天地交融的深藍色,一望無際的灰色看上去就像一幅巨大的水墨畫。
明代宮廷式木土司建筑蔚為壯觀。明代的旅行家、地理學家徐霞客曾驚嘆他的《滇游日記》“宮室之美,意在為王”。
明代古城居民1000多人,民居建筑相當龐大。徐霞客曾把當時的麗江古城形容為“一排排瓦房的私房社區”,可見民居建筑的興盛。
以上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