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26
瀏覽文圖/應志剛
讀書、做學問,環境很重要。
當書生遇見園林,絕不會是游園驚夢,古時男女授受不親,遇見美女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計,至于張生與崔鶯鶯,那是半夜翻墻頭,如此雞鳴狗盜之事,滿腹經綸的書生肯定是不齒的。
既然園林里遇到的都是同性,以古時讀書人的魏晉遺風,一堆男人絕不會聊什么玩貓弄狗之事。
書生意氣,激揚文字,指點江山,才是書生的本分。
學問五花八門,自然形成流派;天下事也并非清清濁濁,自然有貶有揚。在園林里的書生們,趣味相投的聚成一伙,但以團伙論又嫌江湖氣濃,于是有了個文縐縐的名字——書院。
蘇州向來重視教育,自然書生也多,又兼此地富庶,山水園林云集,故此書院曾經興盛。
建于宋理宗端平年間的和靖書院,是蘇州歷史上最早的一所書院,創建人是提舉曹幽,為紀念和靖先生尹燉而命名,院址在虎丘云巖寺西。
和靖書院之后,南宋咸淳五年,平江知府黃鏞為紀念言偃,建立了學道書院,院址在城東南舊長洲縣學南。
紫陽書院是在康熙五十二年,由江蘇巡撫張伯行在蘇州府學中創建的。位于蘇州府學內尊經閣后,因朱熹號紫陽而得名。
因其辦學有特色,康熙帝于六十一年賜額“學道還淳”。乾隆六次南巡,六次都到紫陽書院。乾隆十三年,賜額“白鹿遺規”,并多御詩嘉勉。
書院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,它源于唐,盛于宋,衰亡于清末,歷時千載。古代書院的主要功能是講學、藏書和祭祀,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,在世界教育發展史上獨具特色,它對中國古代學術文化的發展,人才的培養,曾起過巨大的作用。
2012年春,社會賢達王躍程相約龔心瀚 、殷瑞鈺、王禮恒、胡文瑞、丘亮輝等學者名流在蘇州發起成立太湖書院,與清華、北大、同濟等知名高校合作,聘請高水平的知名學者為首席專家及學科帶頭人,團結和積聚社會各界的研究力量,為社會發展服務。
書院建筑的選址和環境經營,都是源自于儒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。儒家的教育思想中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美育,即通過藝術和審美陶冶人的情操。
中國古人理想的讀書場所就是茂林修竹,環境清幽的山林之間,遠離塵世,心靈安靜。太湖書院就選在了當年吳王夫差建造姑蘇臺的胥山腳下,緊鄰胥江,是當年伍子胥自刎殉國之后遺體歸落之地。
書院不僅講究選址,而且還要著力經營周邊環境。太湖書院在內部開挖溝渠池塘,引山泉人園中,種植樹木花草,形成四季奇景。
太湖書院打造的經典書院文化園林,每一個空間均飽涵書院文化韻味,每一個角落的造景均出自名家之手,每一個組團自成獨立景點,以蘊含書院文化的歷史典故為文化依托造景,又以不同的表現形式打造不同的景觀造型,凸顯豐富的景觀層次。
游園是典雅精制的書院生活的重要部分,城市山林是太湖書院景觀設計追求的空間意象。設置片墻、竹林、假山、流泉等系列園林要素,與地勢交相掩映。院落,水、石、地形相互掩映、各抱地勢,景景相連、幅幅入畫。
在太湖書院,講授僅僅是教育的一部分,平時這里常會舉辦各類傳統文化經典鑒賞活動,收藏有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:緙絲、磚雕、玉雕、香山手作等。
進入書院,在園林美景中或談人生,或談時務,正所謂“可逸居、可修身、可遐想、可觀賞、可瀏覽、可悅心、可詠嘆”。
走進太湖書院,一石、一樹、一水、一橋,使萬般景象歸于無形。高品質的市隱生活景觀空間亦展露于有形和無形之間。不同手法匯入當代造園之中,園林設計中高低起伏的景觀帶,伴以跌宕的水系,產生了“庭院深深”的意境。
通過規劃建設,營造的亭臺樓閣、移步換景、處處可觀、可賞、可學、可思并集自然觀光、書院文化和科普教育為一體,已成為蘇州地區休閑、游樂、觀賞、教育、講學的理想場所。